目前位置:首页——>>资源平台——>>历史——>>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天津页面)
历史 初中同步 中考 高中同步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高考 学科竞赛 自主招生 其他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目录导航
一轮基础复习
高一 |
人教普通版(上) 人教普通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高二 |
人教普通版(上) 人教普通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高三 |
人教普通版(全一册) 北师大版(上) 北师大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必修一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必修二 |
北师大版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人教新课标
必修三 |
北师大版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系列 |
人教版 北师大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选修1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2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3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4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5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6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一轮复习 |
全国通用版
二轮专题复习 |
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必修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必修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必修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必修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必修1--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必修1--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必修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必修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必修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必修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必修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必修2--新航道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必修2--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必修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必修2--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必修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必修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必修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必修3--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必修3--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必修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必修3--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必修3--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三轮综合复习 |
三轮综合专题 最新模拟检测试卷
特别专题与汇总 |
学业水平测试考前指导 学业水平测试相关汇总专题
[编号: ]国共内战对峙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课时练
文件大小: 9216KB
所属地区: 天津
所属阶段: 一轮基础复习
年级: 高三
学科: 历史
资料版本: 人教普通版(全一册)
上传用户: 家教网0125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6-8 16:46:31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本期历史是指的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7年全面抗战前夕的中国历史,它主要包括1927——1937年国共两个政权的对峙,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和由此引起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等基本史实。国共的内战对峙是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最基本特征。

(二)在中国社会性质方面,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人民肩负的仍然是反帝反封建,实现国家独立,实现国家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艰巨任务。

1、从帝国主义侵华方面看:体现出了扶植反动势力打内战和大规模武装侵略并用、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相结合,政治侵略同经济侵略同步进行的总体特征。

第一、“改订新约”运动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华列强从中国历代反动政府那里取得的特权仍然有效。

第二、帝国主义继续采取“以华制华”的政治侵略策略,扶植其统治中国的工具。英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一致扶持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日本扶植溥仪成立“伪满洲国”;制造华北事变,企图建立第二个“满洲国”。

第三、在这一时期的侵华国家中,形成争夺之势的仍然是日美两国。

第四、当日本步步紧逼,加紧侵华的时候,美、英等西方政策推行纵容日本侵略,欲把日本帝国主义的祸水引向社会主义国家的绥靖政策,从而助长了日本侵华的气焰。

第五、列强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2、从统治中国的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方面看,它仍然是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推行对内镇压,对外妥协卖国政策的反动政府,它同以前的北洋军阀政府和清政府相比,并没有什么质的不同。

第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就其实质而言,仍然是属于军阀统治,只是由封建的北洋旧军阀换成了国民党新军阀而已。说它是军阀是因为它与北洋封建旧军阀一样,站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立场上疯狂地反对人民革命,屠杀革命志士。它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清党”,“围剿”革命根据地,镇压反日斗争和运动。它在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建立起来,遇有外人侵略时总是以妥协退让为主。说国民党的统治是“新”军阀的统治,是指国民党相对于北洋军阀而言,具有了更强的资产阶级的性质。

第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的中国仍然处在军阀混战的境地之中。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后,各派新军阀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连年混战,直至日本加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后,新军阀混战的局面才逐渐好转。

第三、以“民主”面孔上台执政的南京国民政府假民主共和之旗号,建立起国民党一党专制的独裁统治。用国家大法的形式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固定了下来;建立起了一支庞大的反革命正规军和地方保安队;建立了庞大特务组织--中统和军统;国民党又不断强化它的反革命国家机构,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严密的反革命统治网--实行保甲制;制定了名目繁多的法律以强化它的反动国家机器。

3、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形势看,仍然呈现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局面。

第一、地主土地所有制得到保护。

第二、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官僚资本持续发展。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是以内战和买办起家的,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主义,它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当时中国社会中最主要的反动经济力量,他们依靠帝国主义的援助,凭借其政治军事权力,实行巧取豪夺,迅速集中了巨大的财富,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民族资本主义则经历了一个由发展到萎缩的过程。从1927年-1930年,中国的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因为: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工商业的发展;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统治刚刚建立;改订新约运动,收回了部分关税主权;1929开始的经济危机还没有波及到中国;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不断。

导致1930年以后,中国民族工业日益衰退和萎缩的因素主要有:19291933年经济危机波及中国;帝国主义各国为转嫁危机,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丧,使民族资本主义失去了重要的原料来源和广阔市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政权实行金融垄断,商业独占等;国民党奉行内战政策,不断发起对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及对红军的围追堵截,既劳民伤财,又导致了局势的动荡,使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第四、国民经济发展迟缓,但整个国家国民经济实力有所增强。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加80%。其中轻工业发展较快,交通运输业有相当进展,重工业和农业也有所发

第五、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整个中国社会经济则从属于和受制于国际帝国主义国家,成为国际帝国主义国际市场的附庸。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的东北三省则完全属于殖民地经济。日本侵略者在“日满经济一元化”的口号下,通过各种方法,如采取由日本的殖民掠夺公司垄断铁路,控制汽车和航运事业,垄断矿冶业,用“武装移民”的办法霸占土地,抢走大量农产品,垄断商业和金融等办法,以掠夺煤炭、钢铁等战略物资为重点,对东北人民进行经济掠夺。

第六、在中共领导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经济已经初步形成。

总之,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的中国经济,仍然是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经济。

(二)在政局发展方面,这一时期,主要是国共两党之间的直接对峙。国共两党之间经历了一个由互相对峙到逐步和解,携手走向抗日斗争的伟大战场的转变过程。

1、国共两党长期对峙。

第一、指导思想的对峙。戴季陶主义、法西斯主义与马列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对峙。

第二、屠杀与反屠杀的对峙。

第三、国共两党政府的对峙。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与代表工农利益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对峙。

第四、国共两党及其军队之间“围剿”与“反围剿”的对立。

第五、国共两党之间对日妥协和坚持抗日的对日政策的对峙。

2、中国社会矛盾极其复杂,主要矛盾经历了由国内阶级矛盾向中日民族矛盾转化的过程。

第一、这一时期中社会主义两大主要矛盾仍然存在,民族矛盾始终是与国内阶级矛盾交叉交织在一起的。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集中表现为反对蒋介石集团的斗争。第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经历了一个由国内阶级矛盾向民族矛盾的转化过程。1927年-1931年,国内阶级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31年-1936 年,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第三、国民党新军阀和北洋封建旧军阀之间的矛盾基本得到解决。

第四、国民党内部的矛盾复杂,国民党进一步分化。宁汉对峙争权;“宁汉合流”后蒋介石重新上台;新军阀混战;顽固妥协派和抵抗派的分化。

第五、中国共产党内部矛盾。这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内正确路线与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之间的分歧与斗争。

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原因。

第一、根本原因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加紧侵华。

第二、国民党被迫抗日。

第三、中共的领导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促成了抗战局面的形成。

4、在日本侵华加剧的情况下,国共两党都逐步地调整了自己的政策策略,使国共两党之间在这一历史时期内经历了一个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转变过程。

第一、国共两党内外政策的失误。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的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国共两党将工作重点仍然放在两党之间的对峙上,国民党推行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共产党坚持反蒋抗日。直到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欲把华北变为第二个“满洲国”,国共两党才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内外政策。

第二、中共首先对自己的内外政府进行调整,以适应中日民族矛盾尖锐化的形势要求。由反蒋抗日到抗日反蒋,又逼蒋抗日,联蒋抗日。

第三、在日本帝国主义逼人的侵华攻势面前,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政策重心也逐渐由剿共转向了联共抗日,但又未从根本上放弃反共反人民的立场。

    第四、全中国各阶层人民纷纷加入抗日救亡的行列。1937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就标志着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和各阶层又从分道扬镳的分立状态走上了团结抗日,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的共同大道,为中国抗战的前途奠定了光明的前景。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